中国经济或将“思变”
今年年底前关停广州发电厂等合计92.5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2020年年底前关停东莞沙角143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
重污染天气应对:严禁一刀切式停限产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细化应急响应措施,落实到企业各工艺、环节,按照一业一策一厂一策实施清单化管理,严禁一刀切式停限产。保定市力争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唐山市力争退出后10位。
到2020年,全省钢铁产能控制在2亿吨以内,水泥、平板玻璃、煤炭、焦炭产能分别控制在2亿吨、2亿重量箱、7000万吨、8000万吨左右,力争淘汰和置换火电产能400万千瓦以上。对可识别的新能源汽车,不实行限行措施。年度目标:三年总目标细分至每一年2018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较2017年下降6%以上,达到61微克/立方米。2020年底前,全部关停整合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PM2.5未达标城市平均浓度较2019年下降5%以上,达到58微克/立方米以下。
彻底整治散乱污企业。行动目标:石邯邢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总体目标:全省平均好天占比超63%2020年,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15年下降28%。从督查情况看,在24省份需要今年年底前完成整治的4276个环境问题中,2827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完成比例为66%,即总体任务已完成2/3。
其中,湖南、湖北、浙江3省的水源地整治任务,完成数量和比例均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他16省份完成地市级水源地问题整治1291个,完成比例为62%。浙江省2018年应整治完成县级及以上水源地问题224个,目前已经完成167个,完成比例为75%。第四批次将逐一核查1975个问题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做好第四批次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工作,坚决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全省应完成水源地整治任务的88个县(市)中的78个县(市)已经完成,占县市总数约90%。其中,长江经济带相关8省市完成县级及以上水源地问题整治1536个,完成比例为70%。
按照专项行动要求,今年年底前,长江经济带县级及以上、其他省份地市级水源地要完成清理整治任务。湖北省2018年应整治完成县级及以上水源地问题272个,目前已经完成237个,完成比例为87%。余下的57个问题正在整改过程中。9月1日~22日,督查组采取全覆盖的方式,先后分三批次完成了24省份956个水源地4276个环境问题的现场核查。
其中,长沙市、岳阳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等7个地市及其所有县(市)已经全部完成水源地清理整治任务。9月1日~22日,督查组分三批次完成了24省份956个水源地4276个环境问题的现场核查。9月23日,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第二轮督查工作持续开展三是对不同环保等级的产业进行差异管理,环保达标产业免错峰,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大宗物料及产品运输等全面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可不予错峰,但橙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仍需限产50%,仅部分生产工序和环节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仍纳入错峰生产实施方案,按照排放绩效水平实施差异化错峰。
根据《行动方案》,2018年9月底前,各地应完成新一轮散乱污企业排查工作,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则,实施分类处置。为应对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早在8月初,生态环境部便下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北京、天津市、石家庄、邯郸、邢台等2+26个城市为主要实施范围,要求各地在9月底前完成错峰生产方案的制定,错峰生产方案应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
9月18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0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24个县(市、区)的督查情况,其中发现涉气环境问题106个,包括北京市7个,河北省58个,山西省12个,山东省3个和河南省25个,超过一半的涉气环境问题来自河北省。近年来,随着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被列入三大攻坚战之列,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彭应登向记者表示。其中,A类企业在秋冬季不予错峰生产。河北省替代164万户,重点加快北京市以南、石家庄市以北散煤替代工作,力争2019年10月底前基本建成京津保廊石平原地区无散煤区。差异化管理实为避免一刀切,而禁止一刀切俨然成了今年京津冀秋冬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词。在前期对辖区内企业污染详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唐山市将企业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可以避免总体落实过程中出现把控失调的情况。次日,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回应称,取消限产比例为不实消息,是对文件的误读。
文件以排放标准、外部运输结构和产品附加值为三个评价维度,将钢铁企业分为ABCD四类。9月19日,在《行动方案》发布的一个多月后,河北省唐山市率先拿出了2018-2019年秋冬季错峰生产的方案,即《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的通知》,实施时间为10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
彭应登向记者分析道。可以说,精准治理污染源是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的前提。
另一方面是民生保障和工业生产发展,天秤的两端如何平衡?与普通民众一样密切关注京津冀地区今年秋冬季大气治理措施的,还有位于京津冀地区的众多企业。根据《行动方案》,2018年10月底前,2+26城市要完成散煤替代392万户。
B类企业以高炉生产能力计,在秋冬季错峰30%左右。D类企业则错峰70%左右,烧秸工序全部停产。天津城建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王振坡向记者表示。严禁一刀切与去年政策相比,《行动方案》除了增加限产城市外,对予以限产的污染源的界定标准更趋严格,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钢铁产能限产50%的重点城市增加天津、邢台两市,其他非重点城市限产比例也明确为30%。
这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发展的阵痛,牺牲某一阶段和局部的利益来保证京津冀的空气质量,我觉得是有必要的,且长远来看会促使一些企业转型升级。按照《行动方案》的要求,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要同比下降5%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左右。
针对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治理,中央接连组织环保督查,频频回头看。天津市替代40万户,于2019年10月底前完成散煤治理工作。
官方再次表明了执行环保限产措施的决心。另一方面,对2017年冬天京津冀地区的那场气荒的记忆尚未远去,今年的秋冬季大气治理无疑会更为理性。
9月12日,河北省大气办印发《河北省严格禁止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一刀切的指导意见》,在十个重点领域和行业提出禁止一刀切,包括民生领域、清洁取暖措施和燃煤锅炉淘汰、机动车限行和散乱污企业整治等,民生领域排首位。同时,自2018年10月1日起,严格执行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水泥行业以及工业锅炉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这意味着很多高污染性的生产线将被关停,例如装饰材料生产企业。随着北方地区夜间温度降至15摄氏度以下,北方地区又进入了一年中大气污染治理最关键的阶段,其中尤以京津冀大气治理为典型。
但严格如《行动方案》,在推进清洁能源取暖,取消燃煤供暖的同时,亦提出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从实际出发,坚持先立后破,对于以气代煤、以电代煤等替代方式,在气源电源未落实的情况下,原有取暖设施不予拆除,这意味着对于尚不具备煤改气、煤改电条件的区域,即使取暖设备有造成污染的可能,亦不能拆除。环境治理讲究污染源精准施治的原则。
错峰生产方案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可以精准地抓住企业高污染的节点与来源,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错峰减排,并避免对非污染或低污染生产工艺与设备的无效限产或停产,错峰生产方案制定中,主要应高度关注通道城市中45米以上的高架源,即工厂通过高烟筒排放污染气体,这种渠道的排放量一般较大。对此,彭应登亦持相同看法。
在全国严格治污的空前形势下,污染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地完成自身的污染整治任务,被关停是不冤枉的,应将目前企业内部的污染源治理作为升级转型的机会。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向记者表示。